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L事件。一個精神層次很高的好朋友

9月到11月是段有趣的日子,遇見一段開腦洞的生命體驗,只是曲終時難免還是有些遺憾,對於這段自我探索與改進之旅掛著【為什麼得到領悟但犧牲的是你這位心靈好友的惆悵】,為此我想在還是深刻的記憶裡,留下文章,好記錄我是如何開始,而你是如何結束。


我遇到了一個精神層次很高的好朋友

故事的開始源自一場法說會,我想不能把它定義成邂逅,因為這中間只有利益的企圖,沒有男女間的情愫,我想中間的故事就簡化成以下幾點,也幫助自己未來能檢視這段有趣的人生歷練是如何開始以及如何結束。


相遇

第一次被一個身高160的女孩(看起來不怎起眼),印象是眼睛卻異常有神的同業,拒之門外,當然透過寬廣的人際關係,我還是打通了這道門,就這樣對這位堅守崗位的L有些印象,感覺是個不苟言笑的同業,有紀律,不喜與人相處。


接觸

可能因為一開始就設定是合作關係,自然很積極的想知道對方是否有我要的特質,在不明白這個人的經歷前,缺乏同理心,導致最後給L不真誠的印象。

結束

我想這一切都來自我平常已習慣對同業的應對進退,在這行,真誠比較像是玩笑,也因為一開始定義模糊,我並沒有想過要當朋友,只是業務上的交手,所以太過商務的手段,反而變成一種錯誤,當然這一切再去解釋都無謂,只能成為養分,成為以後的檢查表。


此次學習到的重點

一、人都會找自己想看的風景,但往往忘記自己也是別人的風景。溝通時,注意別人想看什麼風景?

二、情感的潔癖,及一絲不苟的堅持。

三、經過七重孤獨,你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屬於你的世界也由此而生。尼采

四、談成熟,當一個人開始重允諾時,就是成熟的開始

五、與人交往,貴在真實,你拿實心出來相交,吸引來的,必拿誠意與之相陪,這就是朋友間交往最重要的的第一步,沒有開誠布公的關係建立,自然就沒有了後面的互信基礎,沒有互信的交往基礎就像在沙灘上築城堡,一個浪頭打來,友誼自會像沙灘一樣瞬間塌落。E大的每日隨筆

六、看人要慢,事件可以看出一個人

七、成為左、右腦人,用同理心與人合作

八、孤獨,是最好讓自己成熟的良方



以上五點,雖只能形容其形,無法盡其感,但也算是我能想到用文字最深刻的表達了。我想,也因為這些歷練,無形間豐富了跟朋友之間的話題跟腦力激盪,刺激自己,PUSH成為3個月前那個不明白這些道理的我更好的理由。
而現在,我只能說,對於未來的每一步要戰戰兢兢,特別是面對有深刻靈魂的人,我必將恭敬與尊重,試著與這樣的人格相處,也不負這一趟3個月來的深刻際旅,有時孤獨能讓人更成熟,看懂那些孤獨但又背負著堅毅而活著的靈魂,是如何披荊斬棘,實在是過癮,如果能一攬與之交友,人生快哉。

















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抉擇時刻想想初衷

世上我想沒人喜歡『抉擇』,抉擇的當下代表你必須得犧牲很大的成本與承受很大的失去。

只有到這樣的境,才會從原本簡單的選擇升級成『抉擇』。

還記得當初告訴我這觀念的,是一位認識很久的故友,每當我面臨抉擇時,他總提醒我,想想你剛來的初衷。

人生本不是完美,世事不盡人意時有八九,因此懂得抉擇也算是一種必須培養的能力。

與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斷捨離」是一樣意思。

初衷。你做一件事的原始想法是甚麼? 因為這會直接接通你的動機,回到最初簡單的期待。

事,經過一段累積,往往會累積更多更多的期待,衍生出更多的期待,然,驅動這些成長一定有最初的願想,最單純的那個點,到底是甚麼?

在發散的情感裡,能夠用收斂的回歸去找到最初,人就會回復平靜,看待與感受也會隨之平順與自在,在難過裡找到釋懷,激盪里找回平靜。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好友分享生死觀

活著時充斥著大大小的觀念,告訴你該怎麼想如何做,但何謂好的死去的觀念,今天來分享一篇好友的人生體驗。

為表尊重以下為原文轉貼無任何更改。

----------------------------------------------------------------

好的觀念,然而晚輩也要尊重,因為通常留下來半死不活的長輩都是因為兒女一時捨不得而請醫生急救。因為放棄急救同意書就算簽,在台灣醫生不敢擔責任,只要家屬說要急救,醫院怕醫療糾紛還是會急救

我祖父95歲坐公車摔倒和昏迷送醫院急救在床上躺了一天,醫院問我父親要不要急救和維持生命,我父親等爺爺清醒時問他,爺爺流著眼淚說還想活。我爸爸直接和爺爺說,這輩子你已經夠了,好好走吧,轉過頭去和醫生說不急救……這是20年前的事,現在我才明白智慧。我也會遵守,我的父親身體硬朗,他說只要生病長期住院他就不會積極的配合治療,並且放棄,我早就和他說放心,我絕對不會讓你活的不像個人,早點離開對大家都好,你少痛苦,我們也可以留下好的印象。我的母親也很灑脫,生前癌末瘦的皮包骨,賣房帶她去中國換肝,還在煩惱若換成功家裡沒錢,沒人照顧她,結果手術台上突發性心臟病離開,真好沒煩惱。所以前提就是,有錢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苟延殘喘,沒錢你就好好養生,求得好走不要拖累人。都是自己的選擇。

----------------------------------------------------------------

好友善於下重大關鍵決定時,總是精準,也許與家庭經驗有關,也許是看過最現實的抉擇後,任何的選擇都變得實際了。



Neil園丁筆記。2019/08/9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第二層思考對我的幫助





開頭來自知名價值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思(Howard Marks)的這本書








































以往思考是【平面型】的,現在是【平面+垂直】,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歸納縮小到1~2個核心因素,誠如大人們說的"本質"







轉述一下郭台銘被訪:

Q:怎麼說自己是地瓜,你不是常用山上的神木比喻「格局」嗎?

  是啊!4千年的神木,當它種下去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因為它長在空曠的地方,不是在西門町, 它要耐得住風寒和寂寞。神木之所以變成神木,在那時候就決定了的。所以,「格局」,是一開始你 心裡怎麼想。例如說,我離開學校,到外面上班,一開始,我就認為我將來自己的簽字,一定很重要, 所以苦練我的英文簽字。30年來,我所有重大的契約,都是用相同的簽字完成的。鴻海要做百年企業



說故事:
我一個在LA 的華裔朋友,他是華人第一位在LA種蘭花的華裔人,他告訴我32年前他就鎖定  蝴蝶蘭,好奇如Neil,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蝴蝶蘭最多人接受,
我在追問第二層思考,那為什麼最多人接受?
他說因為花期是最長的蘭花。

今年認識一個台南麻豆大哥,台灣石斛蘭一年有30萬顆,目前種最多石斛蘭的蘭農,他有40年的種植蘭花經驗,也在專注把石斛蘭的開花期改良變長。

快速結論:
選對的人,首重他的邏輯核心化是否夠強?夠遠?
要具備這些能力,才有辦法得到正確的解答,否則會在發散的變數條件下打轉。
日本做過統計,8成以上的殺人犯在事後反悔,並且認為自己是被逼的,問錯人問題就像在逼別人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格局+知識,因此,如果你是提問人,要特別提防這資訊的品質度,以及過濾資訊的高度性,如果是你被提問人,超越能力的被提問,最好的回答是,說自己不清楚,待諮詢身旁的高手後再來回答,這會對人脈的開拓與篩選有全方位的提升。



思考SOP


Neil園丁筆記。2019/07/12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法說報告應用

我教一下資料庫應用方法,下圖為5274信驊去年2018 11 27  CIMB 寫的報告,Target Price 是758元,這時你就可以去研究這檔股票當時股價約550,看好理由? 跌回500甚至400  根據這個理由  可不可以接?
根據我過去的經驗,股價跌深時都是【落井下石】居多  連報告都找不到,除非非常主流如3008大立光  否則跌深小型股  是很少有法人拜訪的 更遑論報告可看,我之前講過台股殖利率要抓5%以上,理由是  30年期平均通膨是1.7%再加上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約2.3%~3.2%間,我抓3.2%。1.7%+3.2%=4.9%約(5%),因此  這是我找殖利率基礎,剩下的工作就是找到可以維持這殖利率的商業模式,甚至每年殖利率可以成長30%以上的正在趨勢上的股票。







Neil園丁筆記。2019/06/26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追求極致&做生意的獨佔思維

為什麼人要追求極致?全世界無一產業不往極致方向突破,Why?


人性是最原始的慾望,追求獨特的先天慾望,驅動人持續性追求與別人不同。

下表是一個常態分配圖,這個圖可以高低看,也可以水平看,水平看是一般的數量,越往兩側走,是你越認同及你越不認同的兩端,然而當你提高你的知識水平或View後(從A點走到B點時),一樣面臨兩端的正反面向,只是透過邏輯提升,你要決策的雜訊變少了,但一樣面臨相同的左右短端抉擇的情境,因此,佛家曰:看透不說破。大體上是處於C點View的人的邏輯,因為他們認為凡事都有正反面,沒有絕對的對與絕對的錯,大多是都在這兩者之間遊走罷了。如身為一個生意人,我認為要走到靠近C,但不可以等於C,因為那將會對於很多抉擇與執著的事變得含糊不清,無法抉擇便無法捨棄,無法捨棄就無法前進,容易死在觀念裡,而非真的遇到死局。





為什麼人要追求極致?


為了滿足生來內心的獨特感,我們心理認定特別就是好與壞。因此,追求極致的產業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但對於產業本身,本身就存在賭注,因為極致是有兩端的,市場風向一變,則可能付諸流水,因此才有大數據,GAME誰最貼近消費者。

產業分析

在產業,如果只是追求特別,那很容易在一次潮流中沒抓對風向就被超越,但我發現【快】是一個難以超越的優勢,比如說鴻海的出模具快,台積電的設計能力快(產品組合也多),統一(物流能力快),寶佳建設的獵地快、蓋房速度快等等。


結論:


各種假設前提的可能結論,存在假設性本身是否合宜問題,也就是假設本身存在被挑戰的空間,因此,在大小範圍的討論後,把結論留給與文者的經驗與邏輯能力去做組合,這樣會是較合適的。


Neil園丁筆記。2019/06/20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產業定位



第一層思考:分類消費持續性
一、消費持續性差
衝動品、奢侈品、收藏品、個人興趣

二、消費持續10~30年(購物影響數)
手機(所得、品牌、愛國程度)
近視(品牌、舒適度、愛國程度)

三、消費持續30年以上(購物影響數)
食衣住行
吃(所得、年齡)
穿(所得、品味、年齡)
住((所得、工作地點、機能)
車(品牌偏好、所得、愛國程度、稅)
交通工具(方便、價錢、距離)
家電(所得、品牌、使用程度)
藥品(品牌、專業度、取得難易度)

第二層思考:
1.零售業game成本+通路+毛利+好的併購
2.製造業game研發+穩定人才+賺錢的客戶+好的併購




Neil園丁筆記。2019/06/17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人生走到徬徨失措時,想想你的偶像是誰


人生都有走到彷徨失措的時刻,那怕是1~2天的惆悵亦或是長達數月的手足無措,都足以讓你備感無助與窒息,在近似凝固的氛圍裡,好像全世界都與自己作對,找不到與人的和諧共處,一種應有的平衡,心裡滿是壓力作祟,最後淹沒在失焦的時間裡。

我的偶像是誰?

這個念頭是很可靠的。

除了可以消除你的負面氣壓,又能指引你走出泥淖,直達目標。

唐太宗李世民有次遇到朝堂上難解的疑問,問其妻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說:你不訪想想你最敬重的漢文帝劉恆,他會怎麼處理吧?

遇到壓力時,我的偶像會怎麼做?

幸運的人,你能與你的偶像LINE一下指點迷津。

我的偶像通常離我天高皇帝遠,又近在咫尺的書本裡。

高手實戰的經驗為何重要?

因為,我能從高手的眼裡看到,身為他也會遇到的平凡問題,而這些問題洽巧也會在不同時間點,隨機地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有了明燈,他就好像燈塔一般,沒辦法幫你開船,但至少可以把你帶到岸邊。


Neil園丁筆記。2019/06/05







話不需多,說到做到即可

繼上篇【人對,事才對】的延伸,除了看人外,也應該同時自省30歲後的人生品質,人如樹木一般,在面對社會現實的各種阻力挑戰下,每條枝幹都長得直挺挺是很難,且不切實際的,樹形之所以彎彎曲曲,有助於對抗四面八方的強風及大雨,人如樹也。



不管你面臨如何的挑戰,盡可能在還沒成功之前,把慾望縮到最小,把抱負放到最大,成就在腳上,一步一腳印的走,不須怕目標太遠太大,只要持續走,剩下交給時間跟機率。

人生一遭,會經過各種心理轉折,導致心理素質改變或價值觀產生變異,然而這種不好掌握的未來發生何事的持續性狀態,就是人生。

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話不需多,說到做到即可】。
做不到的,有違背原則性的東西就不要接,把自己放在心理,為事屈就但不為人。




Neil園丁筆記。2019/06/05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有效率的選書單

買書人人都會,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標題銷售法琳瑯滿目,很多朋友常問,究竟養成讀書習慣要如何開始,又,書本分類如此繁雜,各路英雄好漢爭相出版,到底好東西在哪?我要如何提高效率閱讀以及培養閱讀習慣。


我想這兩個問題是高度相關的。


在培養閱讀初期,我也常買到「鳥書」,當然我們要有自知之明,真要叫我出版寫些甚麼,我們可能連「鳥書」都寫不出來,那為什麼要用「鳥書」這個字眼,其實這邊要強調的就是「不夠專業」的書,我稱為「鳥書」。


好了。一直說人家鳥,也要說明一下,怎麼分辨鳥?


鳥書特徵:
一、同一作者包山包海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試想你身邊真正成就大事業的人或企業,哪個不專注呢?


二、寫天寫地,不寫自己
分析起事情,鞭辟入里,唯獨忘了寫自己的經歷,經驗=正確觀念+實踐,少了實戰經驗去驗證,很多看似正確的觀念,很可能是錯誤的。



三、掛羊頭賣狗肉
從事甚麼行業寫甚麼內容,即使是上下游的廠商,都可能不知道每個行業特性,艱苦歷程,每天要面對的枝末細節,這些都要身處其職才能明白,更遑論是財經記者、片面採訪或吃頓飯聊聊天就可以透徹明瞭。


四、學派書要注意作者資產負債表
『巴菲特教你投資學』這類的書罄竹難書,重點在不是全部都不行,而是學派作者不能代表當事人,就像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無法代表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及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即使巴菲特再認同兩位的成就,他們依舊是各自的個體,因此成就是分開的,不代表我認同你,我就能成為你,甚至超越你。



好了。比較致命的重點大概如上所述,買書當然希望書本好,好書一本就可以陪伴人一生,所以選書方面我近乎苛求,因為經驗(人的資產負債表)要夠厚實,書才會對你真有幫助,而不是看看一時爽,刷潛意識認同這些表象而已。





好了,現在來大概看一下一本合格的書的結構為何?


※作者在這行業將近48年經驗,能夠涓滴出的渾厚經驗可想而知。



※也因為前項緣故,查理‧蒙格及橋水避險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等人看懂了他的價值,因此爭相推薦。






※又是一本很棒的書,可以伴我們在投資這條路上不孤獨




Neil園丁筆記。2019/06/03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人對,事才成

常聽做生意的董仔說,人對,事才會成。雖然常聽到,但一直抓不到對的人到底精隨在哪裡,每周汲汲營營在擴展人脈的道路上,也總是人來人往,緩慢地累積著人與人相處的節奏,一直到最近,突然有很深的感悟,所謂對的人,不一定是那個跟你很合得來或話投機的人,而是從累積「成事」開始,你可以在旁觀察,這個人是不斷累積成功經驗的人,每天大家眼一睜開,總有太多想要跟需要,但真正能帶到明天的是,今天實作累積的所作所為,也就是「做成事」而非「說成事」,只要鎖定這樣的人相處,你自然能慢慢感受他是屬於怎樣的人?以及他能夠與你合作的模式,或成功的機率有多少。

西點軍校曾有過這麼一則小故事,他們發現長大會做將軍的人,從小的行為模式就與人不同,他們在隨機的課堂上,給了小朋友一則功課,內容是,每人發一棵小樹木,未來的一年內紀錄它的每日變化,一年後做報告,期間,老師並不去提醒同學這件長達一年的功課,就這樣一年過去了,當老師再次提起這則功課時,多數人是一開始有紀錄,後來漸漸忘了這件事,少數連樹木都枯萎或弄丟了,只有極少數的人記得這件事,並且完成長達一年的生長紀錄,而後,去追蹤每學年這些特別的學生後來的表現,確實,這群人裏頭,未來當上將軍的機率遠高於常人,在此強調的是「紀律」,但紀律的背後,真正需要被發揚的是「成事」的習慣,也是不斷超越自我能力的培養。

從小事累積「成事」的習慣,才有可能累積成大成功,這是個國小都懂的邏輯,然而在識人的道路上,我們忘了把這個觀察方式加進來,好讓我們更了解,靠近想要靠近的那群「成事的人」,也就是對的人,因此透過分享這個有趣的觀察,也放慢了我認識新朋友的時間,認識深與淺,不在於你與新朋友多熟,有多了解他的背景與來歷,而是上述的思考,到底累積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成事基礎」,唯有找尋到這樣的人,你才有成事的基礎因子,再往另一個層次前進觀察與分析。


Neil園丁筆記。2019/05/19


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略有小成,忌胡言亂語


謙卦六爻皆吉。

  易經每一卦有六爻,爻是交錯變動的意思,福禍總是相倚
有些卦總體上看是吉,但到其中某個卦可能是凶,有些卦總體是凶,但某一爻可以是吉。

唯獨謙卦,六爻所處的位置只有利益,沒有禍害,所以叫謙卦六爻皆吉,說明謙虛退讓是能無往不利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6bymye.html


謙卦解文為,山藏於水底只露出最小部分讓他人可見,意旨謙虛。

人在何時最容易得意忘形?
通常是突然獲得巨大成就或突然得到一筆巨大資源(比如財富、人脈、感情),有一句話這麼說,「略有小成,胡言亂語」,因此你觀察,能夠得到巨大財富或成就者,不管是面臨巨大成功或失敗,總是能處之泰然,隨著時間的累積,不管是越來越好或越來越壞,心理素質強者,能夠安定的做著自己該做的本分,不逾越,不高調,穩定的往前行,也因為心定,所以總得走得久走得穩。

不管是事業或為人處事,目的就是搞清楚「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最後腳踏實地的累積,不忘自己曾經犯過的教訓,記取曾經的痛徹心斐,而聰明者從別人身上學到教訓,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每個人都只能走那不完整的一部分。


Neil園丁筆記。2019/05/11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培養自己『PASS』的能力

六祖惠能聽五祖講《金剛經》,一聽到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豁然大悟,可見這個觀念在禪宗有其地位。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今天我要說的『PASS』是一樣的東西,人與人之間都不喜歡聽「碎嘴」,但人卻又是很喜歡「碎嘴」的動物,為了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觀點,而用一些對人際有害無利的用詞,如:你看吧!我早就說過了;如果怎樣怎樣;你就是愛....;啊我就跟你說,等等等,太多類似的破壞人際用詞, 充斥在生活周遭。


波克夏Berkshire公司副總裁Charles T. Munger曾說: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我很喜歡搭捷運,在沒有特別需要用車拜訪客戶的日子裡,喜歡觀察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及相對其反應,是我很喜歡做的事情,充其量每個人能力、學識、地位、財富、心理素質等等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極大的共通點,就是溝通情緒反應都是大致相同,差別在有的反應在心裡,有的反應外顯。

因此也開啟今天我想分享這段『PASS』能力的思考

導因是人與人間,因為有在對方(正在與你溝通者)面前表現自己的「需求」,所以常常做了
令人不悅的「碎嘴」動作,然,這是很自然的需求,正是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裡說明的人性需求,也因為我們每天都要面臨自我的需求需被填補,所以每個遇到不同的「境」我們會很自然地用不同的方式與語氣,去重複性的滿足自己並讓對方(正在與你溝通者)感到不悅,因此就需要一個解套方法。

『PASS』能力。

是很棒的一劑救命解藥,因為這樣無限的輪迴,已經脫離你「知」、「行」的境界,簡單說,這已經不是你知道或不知道,或者做不做得到的問題,而是需求被重複性的提示出現,「自我需求」會讓你猝不及防,在未來的日子裡,在哪個重要的場合,難免破壞了你原先美好的規劃。

要改進這種由深層潛意識所引發的「需求」,我們能做的事情並不會太難,只需要技巧性並拆解分階段式的進行自我引導,即可達到目的。

養成『PASS』能力階段:
一、充分且赤裸裸的了解自我
這絕不僅僅是口號這般簡單,也非字面那般容易,在職涯10年的交際中,其實大部分人了解自我的程度都依舊停留在淺層位置,深層的開發「自我需求」、「能力程度」、「情緒反應」等,都顯得陌生且無意識。

二、找到和你比較利益原則能力的夥伴、朋友、長輩
待你完成第一項的深層自我認識,很自然地,你會明白自己的優缺,以及對於甚麼樣的事物會有其相對應的情緒或行為反應,進而你會開放內心,去接納那些比你在方方面面更為優秀的人,『看得懂自己的缺點,才有能力看懂別人的優點』。

三、養成『PASS』能力
也因為你開始了解自我的缺點,你就能夠容許別人有缺點,因為你看懂別人的優點,自然能包容別人的缺點,慢慢地你會明白,每個人或每件事都是一個組合,優與缺點是並存的,道家陰陽之說所言,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因為當你做某件事的同時你已經在犧牲別件事情的機會成本。也因此世無完人,自然人就沒有完美,取決於你的角度而已,慢慢的到這個階段後,你就能體悟,『PASS』的能力,也許,這個人對你做了甚麼或不盡你意,但從這一刻的意念開始,我把過去全都放下,重新開始,人生就會過的如意,因為你把不如意都放下了。


Neil園丁筆記。2019/05/08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車神娜娜年邁703輛車



陳如芬
1997年入行
現職:國都汽車新莊營業所銷售協理
成績單:
2013年年銷703輛車,破豐田在台單一業務員銷售紀錄。
2016年月銷102輛車,破全台汽車業單月銷售紀錄


名言:
一、超業處理的是人的感情,其實跟產品一點關係都沒有!

二、機器與人的差別是溫度,人可以販賣快樂;客戶快樂了,他就會跟你買。

三、你看頑皮豹多厲害,它連一句話都不必講,就能讓大家快樂,還能做成各種商品,賣遍全世界,這就是無招勝有招,所以它是我的偶像。

四、最常看到業務員犯的錯就是介紹產品而非觀察人,把自己當介紹員,客人一來就忙著介紹產品。不然就會跟客戶說:給我一個機會。如果客戶要聽產品介紹販賣機就可以取代我們了,重點還是人有溫度,用溫度,讓交易過程變成一件開心的事。

五、消費者買的是感覺,感覺對了,他就忘了價格。

六、 化解防備,先拉近關係,使力前,得搞清楚誰是阻力與助力。
如果是夫妻來看車,基於同性相斥原理,他一定先跟妻子拉近關係;如果是帶朋友一起來看車,通常朋友扮演「踢館」角色,更要先與買車人的朋友互動,稱讚他有義氣,誇獎買車人有這樣的朋友是福氣,降低對方戰鬥力;如果買車人帶小孩或是寵物,更要優先搞定他們,否則買車過程中,不是小孩吵鬧就是寵物亂跑,一旦買車人無法專心,最後衝動購物就會冷卻。


七、對人的關心,永遠要高於對產品的關心。











人生只需1~2次的大機會下重注即可翻身


期望報酬率算法
近五年十年期公債120MA值約2.76%
近三十年台灣通貨膨脹率約1.7%
2.76%+1.7%約4.46,取4.5。
意思是,如果你手上的股票殖利率打敗不了這兩者個總數和,那你不如投十年期公債即可。




紅線為上市公司殖利率5%均值。



來源:https://stock-ai.com/eom-1-yieldRate.php


重點寫寫:
小富尤人,大富尤天。
在財富自由的道路上,很多人認為要像農夫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不乏有這樣成功的案例,但如果是創造大富,那可能就不一定如此循規蹈矩,每個人在創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這麼一段心理旅程,到底有錢人是如何從無到有的?機會又該如何把握?
其實在看過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或投資家的特例,明白成功並無法複製,失敗卻可以借鏡,他們一生並沒有擁有無數的大好機會,反而是在僅有的機會來臨時,他們選擇重注,甚至是槓桿操作,然後經過一段時間醞釀,這個機會也慢慢的累積成巨大財富,得以財富自由。
在規劃好目標及資金配置,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坐著等待,查理・蒙格曾說:「等待有助於你成為一名投資人,而許多人就是無法忍受等待。」

在與許多成功人士對談後我發現。
成功並無法複製,失敗卻可以借鏡。


Neil園丁筆記。2019/05/03

















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談騙子與人性操作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詐騙個體或詐騙夫妻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受騙者都是傻子?


心理因素其實是導致你受騙的關鍵,假設有個人告訴你,郭台銘去買房賺了大錢,你會反射主觀意識認為,因為他是郭台銘阿,一定人脈廣資源多,所以能賺錢是自然,但如果同樣一個人告訴你一個Nobody,Neil用我的方法投資房地產,然後賺了錢,再利用Neil的虛榮心理,突然賺了錢的人,都會很希望別人知道而上台侃侃而談他的成功,在台下的你,想的絕對是,他都能成功,以前Neil念書都吊車尾,上課愛睡覺,沒事愛打架,如果用他的資源跟時間,我一定比他更成功更棒,就這樣,一步一步落入人家設好的圈套。


最後,我想說的是,曾經有位智者告訴我,
聰明的人用別人的經驗,來警惕自己,
愚蠢的人用自己的時間去體驗經驗,然而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

在看新聞時很多人【主觀意識】下的結論都非常荒謬,你看這些人就是貪才會被騙,就是無知才會被騙,其實你要曉得,被騙的人不乏比你頭腦反應快,邏輯思維清楚,但是依然躲不過被有心人士【人性操作】。

富蘭克林曾說:平庸的人最大缺點是常常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




貴婦奈奈捲款10億潛逃 高人指點入加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5666

男版奈奈! 房產名師狂撈20億跑路



今天沒打算說教,內容點到為止。

Neil園丁筆記。2019/05/02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查理.蒙格曾說:「有三樣東西會使聰明人破產,那就是酒、女人及槓桿 (leverage)。」



高手名言如酒,越放越香,越是時間的沉澱香味越是甘醇渾厚,我對"標題"這句。查理.蒙格曾說:「有三樣東西會使聰明人破產,那就是酒、女人及槓桿 (leverage)。」有著如此一般深刻的體悟。


然而巴菲特也不只一次在股東會上提醒:

沒有任何人能夠對於市場的短期走勢做出準確的預測

對股市做預測的人,唯一的貢獻就是讓算命的人看起來更了不起

短期的金融市場預測就像是毒藥一般,應該被鎖起來並妥善保管,這樣才能夠避免小孩或是行為不成熟的成年人去接觸到


以上重點藍字的兩位大師級人物,要講的內容,無獨有偶都與"資金分配"的邏輯有關,也是今天要與各位讀者分享的邏輯。

一個人為何會想到要槓桿?
我想從動機出發,我們就能探討,時間長河下,不管是哪一代的股神都告訴你遠離槓桿,因為槓桿行為,其實是出自你對市場的過度自信造成。

回到一個人為何會想到要槓桿?
因為他壓根覺得自己是神,能掌握機率或看懂機率,在這樣若有似無的自信下,你得不斷面臨現實的結果向自我來挑戰,你只能不斷告訴自己,心臟要大顆一點,要求一致性,要做到沒有感情,不帶情緒在交易裡面,然而我們是人,隨著時間往前走,你會發現你其實在消耗你的熱情及健康,最後搞得自己壓力重重,有幸錢賺到了,但賠了與家人相處的歡樂時光,只因為你還有部位未平倉,不管是平日或假日你總是心事重重,越是用這種模式的成功,你會發現你越發停不下來,最後落入痛苦的輪迴。

至於如何檢視你心情起伏大小?  請你問問每天跟你相處的身邊人即可知道,而你總是幻想自我其實非常平穩,不受盤面影響而不自知。


談到這邊有些嚴肅,我不是要告訴你,價值型有多偉大,只是如果你的部位只有幾億台幣,你已經心事重重壓力無從宣洩,又想做好家庭平衡,也想陪伴小孩一起成長,那如果有天你不小心破10億甚至百億,你的生活又將如何?

回到初衷,你遠離辦公室,踏上操盤這條艱辛之路,所謂何來?

一起想想吧。也許你未來會有不同的選擇。



Neil園丁筆記。2019/04/16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觀油電混和車談超車理論

舉凡TOYOTA或HONDA兩大日本品牌,在近兩年油電混和車的銷售上,都是成長非凡,不管是低價策略的使用或技術上的創新都是有目共睹。

今天我就不打算來探討,這已成為事實的數據,我比較想談的方向著重在,為什麼人往往會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癖好?有那些有趣的變數,再再地引導我們去做決策,理性判斷到底在人購物行為上,到底能扮演多少影響力?

首先,我用一些實務的街邊消息,以及道聽塗說的觀念來增加整件事情的輪廓,好幫助我們來思考推論。

有油電混和車主說,開五年過後,修特殊規格電瓶含工要6萬多,我們假設這台車原價130萬,開五年共累積10萬公里,又假設這台車每公升可以穩穩地開20公里,假設一公升花了28塊油錢,得出14萬的油錢。

又假設我們買了同樣一台車,開五年過後,換電瓶含工大概3千上下,開五年共累積10萬公里,每公升只能開14公里,假設一公升花了28塊油錢,得出20萬的油錢。

好了。結論就是買油電混和,省了油錢,但卻貴了電系相關維修以及原始車價,到底划不划算?好像也說不清,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五年後換電瓶或電池,有人可能好運,有人則可能倒楣,所以,綜合以上數據,我們得出買【油電混和車】好像變成一種潮流,不太像是理性的消費,比較像是買一個前衛的認同,好比我去過杜拜或去過歐洲,跟去過泰國明顯不同,明明都是一樣去了10天,一樣有得吃有得住,一樣帶老婆去,唯一不一樣就是照片內容不同,造成回國後的感受不同,「量」是一樣,但在「值」上卻有明顯差異,我這邊刻意不用「質」,是因為,「值」是教主觀的認定,好比住山裡的人看山覺得很普通,看海覺得充滿好奇,反之亦然,因此我們能夠慢慢理解,當商業化的「值」認定越高,那就必須加價購買獲得,因此這個「值」滿足條件如果與「省錢」發生衝突,那就會鈍化銷售量,但當「省錢」衝突,透過折價越大,產生「值」的滿足程度越高,那就會使銷售量上升。


好了。文謅謅的講講完了。大概整理一下我想說的簡易版。
也就是,人在消費行為中,必定存在「理性需求」+「感性需求」,「理性需求」透過比較得以滿足,包含自我條件等等,這點較容易明白,在「感性需求」的這塊就較多主觀,會隨著很多變數而波動,我想這點,就明白告訴你,不管是甚麼樣的商品,哪怕再好都有人嫌,再爛都有人需要的奇異常態分配,所以,取得常態分配最大塊的分布是企業最需要留意的功課。


最後,講完上述的第一部分,才有辦法講接下來的產業變革臨界點,也才是我真正想說的內容。

究竟什麼是「超車理論」?我想很多人都會想知道,阿超車就超車,還有甚麼理論可言?其實這樣想也沒錯,但經過觀察後,我真覺得這裡頭大有可為,剛好適合拿來解釋,產業從萌芽到成長期這段有趣的蛻變,我想有開過車的人,一定都有超車的經驗,超車無非兩種動機。

第一、前車太慢。低於平均速度,人家都開60,你開20快快讓開,讓我來。
第二、我想加快。我覺得我可以往前,你別擋路。

產業也是如此,我們拿油電混和這個新技術來說,就屬第二種情況。在燃油引擎技術與0~100加速度之間,各大車廠已經來到很難再突破的現況,即想快就別想省油的田地,這時油電混和或純電動車,剛好超車了這個框架,跳脫原本的規則,往下一個里程碑,不管是0~100加速度或省油都大大的突破超越,所以單純不考慮成本高低,實際上,油電混和或純電動車,其實已經超車了。這對整個產業來說是很正向的推進,當然也改變我們住家型態,未來新屋都要裝充電設備又或者出門要開始找充電站等等行為。

我想在這樣的趨勢下,電動化移動裝置已然成形,已經不是你認不認同的問題了,而是這樣的潮流已經透過全世界的各大平台,推成了趨勢,我們操作者只要好好把商機找到,順著趨勢走,才是該做的事。



Neil園丁筆記。2019/03/19










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何謂趨勢的力量。

前一陣子拜讀完,E甸園頭腦風暴「我和一個年入5億的CEO聊了聊!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這篇。才真正讓我豁然開朗。

從前,我是一個科學腦+孤僻腦。總想著事事要佔先機,被人捷步先登的知識或趨勢,總覺得沒意思,後續繼續追蹤也變得乏,想追求一種獨特的高度,一種別人不知道唯我獨知的快感,漸漸地這樣的心態影響到投資,老是無法做到順勢而為,為了閃避與人相同,總喜歡在標新立異上下功夫,最後,往往在趨勢上吃了大虧。

有幸拜讀E大這篇文章。
內容大概是我前所未聞的見解,在趨勢形成的過程給了交代。我們都明白,個人再優越贏不了團隊;團隊再優越贏不了平台;平台再優越贏不了趨勢。

 個人與團隊這點我不加以贅述,到處都有這些觀念可以查,但究竟平台與趨勢間為何有其高低呢?

我們從簡單的說起,好比Google是美國以及部分國家成功的平台,但唯獨到了中國是GG的,使不上力,那中國是什麼在當家?自然是百度搜尋引擎,但百度也出不了關,到不了其他國家發揚光大,原因就是使用習慣以及地方的文化造成(這邊我們就不談政治議題),所以,成功的平台是可以在即使撤換CEO、經營團隊依然能夠運作的叫做平台,但成功的平台也可能受到地域文化所箝制住,短時間無法跨越,這時,在各國獨立或聯盟的平台就成為一股勢力,一股「新行為習慣」的潮流,我們稱為趨勢。


這就像台北人到中南部要找百貨公司逛,中南部人到北部找夜市逛一樣的道理。

因此,如果以規模大小或持續性力道來排列順序的話應該是,趨勢>平台>團隊>個人。

平台形成是靠團隊人力+大把的鈔票,耗時耗力堆積出來的。

然後趨勢是一股較無形,但又無所不在的力量,帶動整個產業風向,向滿足人類的慾望追求前進。

最後,我真正得到的是「借力」,併著這股力量前行,不再標新立異,而是順勢而為,把個人、團隊的能力,在對的趨勢下發揚光大,而我只需觀察,這股再明顯不過的趨勢現在走到哪裡,我又該如何把握即可。

Neil園丁筆記。2019/03/06

2019年2月19日 星期二

108/2/19台股反彈近尾聲

108/2/19反彈近尾聲
觀察:
此波反彈最用力代表5274信驊,反彈至黃金切割0.5~0.382間,大盤反彈已接近這位置,判斷開始要震盪盤,難度增加,放現金等好股的好價位進場。


動作:
一、已動的股票多單下車
二、未動的減碼一半以上
三、多留現金,行情再戰就好
四、買進富邦VIX(00677U)












Neil園丁筆記。2019/02/19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寧可幫蟲,不要幫人。


古有名句:寧可幫蟲,不要幫人。

故事來到年前,一個曾經熟識的高中同學,出社會也一起做過短暫的直銷夥伴,忽然傳訊來說在大陸創業資金不順,希望調資金30萬,我說我最多能幫忙10萬,就這樣過了還款日,已經2個多禮拜,音訊全無,其實我不怕虧錢,在股票市場廝殺,有時候一天幾百萬跳動也都稀疏平常,但是那是一口氣,說穿了,也因為這口氣決定我要把這個過程寫下來。

一、創業家,如果你連幾十萬都不清不楚,我勸你與創業別了。
二、誠信,真的是很寶貴的東西,跟真鈔一樣,沒了就是沒了。

為此跟台中的好友聊了一晚,在探討我借這筆錢的「合理性」;好友這樣舉例說,他一個鐘錶行的前輩告訴他,有天,這位前輩的長官,一個月入12萬的20年老同事,突然伸手跟他借5萬,理由是週轉不過來,而這位前輩也是月入7~8萬有譜的人,當下,他做了不借的決定,我和我好友同樣震懾。

要估計還款能力或交情,怎麼說也得借?因此對他的想法產生好奇,這位前輩直說,你想想,借錢不計息,這已經是套交情,但不代表交情可以借錢不還,如果你今天遇到借錢不還的人?你做何感想?那我這同事還要做嗎?以後怎麼一起做事?

再來就是合理性? 一個在鐘錶行工作20年以上,月收10萬以上的人,會缺5萬?代表能夠收款成功的風險非常高,因此落入上述情境的機率就大增,因此,為了不要壞了同事以後的相處模式,他決定不借。

對此,聽完這樣理性的解釋,我大感讚嘆,世上太多的「我們以為」見解是錯誤的,我們老往用自己的一知半解,去解釋表面的東西,真正懂的人反而話少了,因為真的沒甚麼好說的。


我不怪我這朋友,不是我錢多,而是,我知道創業不易,甚至很多時候是卑微的,但,那股氣還是要有的,否則你成功了,也只是到處受人指指點點,一點成就感也沒有,在高層次的領域裡面You’re so low-class.

最後我想分享另一個好友的贈言。借人錢是能耐,還錢是信用,誠信看不見,但卻是最寶貴的資產。


我要感恩上帝,如來佛,菩薩等眾神,讓我有此經驗,賜予我智慧。


Neil園丁筆記。2019/02/12





靠一本書爬一座山。CIS日本小股神 主力的思維

從大二開始就開始接觸股票市場,也已13年有餘,最近喜歡上一個詞【積非成是】,我想在股票市場自營的朋友們,大概都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涵義。 看完CIS著【主力的思維】後,雖然說內容並沒有看完查理·蒙格大作那般令人澎湃,又腦筋突然對人生充滿希望,想盡力往某個方向奔去的豪邁感,...